
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政策
風險管理是金融保險業營運的主要議題,嚴謹的風險管理更是我們持續關注的經營目標。我們訂定並定期審視風險管理政策,揭示風險管理目標與策略、組織與職責、資本適足性評估、風險胃納與限額訂定、辨識主要風險類別與其管理流程。除了符合企業風險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ERM)的趨勢,亦成為建置規範機制與執行實務的基礎。

主要風險辨識及回應
市場風險
依市場風險管理準則,進行有價證券金融資產及衍生性金融商品之市場風險控管,運用各種風險分析方法及工具,確認市場風險來源,以辨識及定義金融商品之市場風險因子並設計適當機制,以確保市場風險控管之有效性。
本公司已訂定市場風險限額及預警指標,並定期執行警示及限額監控作業,建立風險限額之超限處理程序,以即時採取因應措施及妥善控管超限部位。
本公司已訂定市場風險限額及預警指標,並定期執行警示及限額監控作業,建立風險限額之超限處理程序,以即時採取因應措施及妥善控管超限部位。
信用風險
依本公司信用風險管理準則,進行信用風險限額及管理指標之控管,以「分級管理」為原則,針對國家、產業、交易對手及發行人、具資本性質有價證券訂定限額及預警指標,以監控本公司持有之有價證券及發行人的信用評等與其信用狀況,同時定期評估金融資產之信用風險狀況,並掌握信用市場突發狀況或重大風險變化,以即時採取因應措施。
流動性風險
依本公司流動性風險管理準則,按業務特性評估與監控短期現金流量情形,建置完善之資金流動性風險管理機制,且考量市場交易量與其所持部位之相稱性,以審慎管理市場流動性風險,於投資時分散風險,保持投資各面向(如資產類別、到期日、區域、幣別及工具)的多角化,並規劃緊急籌資計劃以利公司於長期流動性不佳的情境下,仍能維持營運韌性。
作業風險
藉由作業風險三大管理工具,風險控制自行評估作業 (Risk and Control Self-Assessment, RCSA)、關鍵風險指標 (Key Risk Indicators, KRI)及風險事件資料蒐集 (Loss Data Collection, LDC)之交互運用,持續監督、管理作業風險整體運作情形。
由各部門執行風險及控制自評程序,辨識作業風險並盤點相關控管措施,執行自評作業確保控制有效性,並訂定關鍵風險指標,透過監控指標變化,及早發現警訊並擬定行動方案,降低損失。
本公司訂有作業風險損失事件管理要點,權責單位依規通報作業風險損失事件並持續追蹤改善情形,藉以降低作業風險損失事件之衝擊。
由各部門執行風險及控制自評程序,辨識作業風險並盤點相關控管措施,執行自評作業確保控制有效性,並訂定關鍵風險指標,透過監控指標變化,及早發現警訊並擬定行動方案,降低損失。
本公司訂有作業風險損失事件管理要點,權責單位依規通報作業風險損失事件並持續追蹤改善情形,藉以降低作業風險損失事件之衝擊。
氣候變遷風險
本公司已將氣候變遷風險納入風險管理政策,並依「保險業風險管理實務守則」、「保險業氣候相關風險財務揭露指引」等制定本公司氣候相關風險管理準則,每年度由相關業務單位辨識氣候變遷風險發生之可能性及衝擊程度,並評估氣候相關風險對本公司之財務影響程度。本公司依所辨識之氣候變遷風險,訂定氣候風險胃納指標與目標並定期監控,若有發現未達所訂定氣候風險胃納目標之情形時,將依發生原因進行改善措施,並呈報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及董事會。
本公司每年參考國際標準及外部資料數據,透過情境分析以評估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對投資、營運據點等面向可能受到氣候變遷風險之衝擊,以確保氣候相關風險被有效控制或降低。本公司基於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及指標與目標之四大架構,將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管理情形,揭露於永續報告書。
本公司每年參考國際標準及外部資料數據,透過情境分析以評估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對投資、營運據點等面向可能受到氣候變遷風險之衝擊,以確保氣候相關風險被有效控制或降低。本公司基於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及指標與目標之四大架構,將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管理情形,揭露於永續報告書。
保險風險
本公司承保之保險合約及具裁量參與特性之金融商品,主要風險包括死亡率/ 罹病率、脫退率、費用及投資報酬率,於負債適足性測試時,將納入公司所有保險合約及具裁量參與特性之金融商品,依評估時點之現時資訊訂定上述各項精算假設,以評估公司整體帳上保險負債是否適足。若測試結果顯示帳上保險負債確有不適足時,將依規定計提其不足數為負債適足準備金,此負債適足準備金之提存將影響公司當期損益。保險風險在本公司所承保的各個地區並無重大的差別,且本公司依每一危險單位及每一危險事故訂定可忍受之累積風險限額,並就超出限額之風險透過再保險予以移轉保險風險。
資產負債配合風險
依本公司資產負債配合風險管理準則,辨識資產和負債價值變動不一致時,本公司可能面臨之風險,以及衡量風險發生時所影響的程度(量化或質化)。本公司透過定期召開會議,對資產負債配置策略、資產負債存續期
間等相關指標,提出比較分析與因應建議,並於發生異常狀況時,陳報相關權責單位以及管理階層。
間等相關指標,提出比較分析與因應建議,並於發生異常狀況時,陳報相關權責單位以及管理階層。
風險管理科技化與自動化
本公司已建置市場風險管理系統,透過系統產出風險值、壓力測試及回溯測試等結果,以自動化流程更新資料及多重分析資訊,減少人工作業風險,並搭配內部報表自動化、視覺化分析平台,提供使用者客制化及即時之報表功能,使用者可依其需求於系統選擇所需資料,並由系統即時產製數據圖表,以提升資料分析品質與效率。透過科技化減少之人力成本,可轉化為人力餘裕,增加研究及分析等方面之產出與附加價值。
營運持續管理
本公司為確保人員安全、客戶權益、商譽及資產之保全,承諾於風險事件發生時,致力使傷害降至最低,並維持營運不中斷,本公司於2021 年導入營運持續管理機制,以系統化方式針對巨災風險,建立相關管理程序及應變計畫,提升企業韌性,並藉由持續進行機制強化、改善,以提升人員認知及落實應變執行,確保本公司在可接受的最低服務水準下,仍可持續提供保戶服務。
本公司之營運持續管理制度,已於2022 年取得ISO 22301:2019 管理系統驗證,並持續於2023 年及2024 年間,通過ISO 22301:2019 管理系統驗證之定期審查,透過外部驗證機構確保本公司整體機制符合營運持續國際標準。
同時,本公司於2024 年舉行疏散演練、異地辦公演練、資訊系統災害復原演練,以及4 場營運持續教育訓練,以期各同仁於平日即熟練災後處理,以及瞭解遭遇巨災時的應對程序,並確保災難發生後同仁人身安全及業務復原能力,降低巨災所帶來之衝擊。本公司透過上述機制,以達到保戶服務、理賠及新契約等關鍵業務不中斷之目標,實現穩健永續經營的承諾。